【
儀表網 產業報道】可變電阻式存儲器又稱阻變存儲器,屬于下一代存儲器技術,是以非導性材料的電阻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在高阻態和低阻態之間實現可逆轉換為基礎的非易失性存儲器。與NAND產品相比,可變電阻式存儲器能耗更低,而且讀寫速度更是NAND存儲器的1萬倍,具有可以取代NAND產品的可能。
雖有諸多企業進行可變電阻式存儲器相關技術研究,甚至進行產線建設及小批量生產,但由于工藝一致性、材料等方面問題,尚未進入大規模生產及應用階段。在生產和研發領域,全球主要企業有美光、SK海力士等存儲器巨頭,還有富士通、松下等老牌電子器件廠商,也有如昕原半導體等新興廠商。
松下是全球最早推出可變電阻式存儲器的企業,隨后富士通也推出相應的產品,并較早實現了產業化應用,但由于主流存儲器的競爭,可變電阻式存儲器應用規模較小,限制了全球可變電阻式存儲器行業的發展。
中國可變電阻式存儲器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中芯國際、昕原半導體、兆易創新等少數幾家企業從事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在代工領域,中芯國際、臺積電等企業均規劃有可變電阻式存儲器產線。其中,昕原半導體生產線于2022年2月建成,并基于其可變電阻式存儲器推出昕·山文系列安全存儲芯片。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及技術的發展,或將有更多企業涉足可變電阻式存儲器領域,并突破技術瓶頸,實現可變電阻式存儲器的產業化、規模化生產及應用。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以可變電阻式存儲器為代表的新一代存儲器需求增加,且展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2027年可變電阻式存儲器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預測,2027年全球可變電阻式存儲器市場規模將超過5億元。
新思界行業分析師表示,中國相關企業在可變電阻式存儲器領域雖然起步較晚,技術積累薄弱,但技術研發及投入方面積極性較高,產業化推進速度較快。相比于中國在主流的NAND、NOR等傳統類型存儲器方面的落后局面,可變電阻式存儲器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較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