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文件】當今世界產業技術競爭日趨激烈,產業體系發生系統性變革,科技、產業、金融日益呈現交叉融合趨勢,催生了大量新技術和新產業,為產業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空間和賽道。
在全球技術主導權競爭中,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日益成為全球技術競爭的焦點。要抓住全球產業重構和技術變革的新機遇,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瓶頸制約,推動新技術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實現重點產業補鏈固鏈強鏈。
為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市制定《上海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自發布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在先進制造、綠色低碳、數字經濟以及未來產業等領域,建成25家左右具有較強輻射力和影響力的國家、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上海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應聚焦上海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以協同創新為取向,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要素,重點解決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不足和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不暢等問題,推動產業數字化,提升創新鏈條活力,打造跨行業、多領域、網絡化的制造業創新體系。
創新中心分為企業法人型和非企業法人型,由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社會組織等各類創新主體,采取“公司+聯盟”或“非企業法人+聯盟”模式運行。
創新中心應是面向行業,成員單位包括本領域骨干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包括若干家在本領域排名前列的企業。充分發揮高校院所基礎研究和學科人才優勢,行業骨干、中小企業的支撐功能和協同作用,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并帶動產業鏈核心環節創新發展。
聯盟應匯聚包括用戶在內的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各類創新主體,以及本領域內各類國家級和省市級創新平臺。
上海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領域總體布局主要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導產業,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等六大高端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對于納入上海市培育的創新中心,《實施方案》采取“一案一例一策”方式,做到精準施策。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等方式,支持有條件的創新中心申報國家和本市重大項目及各類扶持政策。
另外《實施方案》鼓勵各區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在人才保障、土地使用、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資源集聚、應用場景搭建、金融政策和專項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對獲得市級資助的結合本區情況給予配套資助,推動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