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夯實全省計量基礎,推動計量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計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近日,青海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計量科學技術研究參與度增強,力爭研制國家
標準物質4個、計量標準由現有743項增加到900項以上;計量服務保障能力基本滿足需求,力爭建成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個,制訂青海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1個,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店)200個;計量監督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全省強制檢定項目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標覆蓋率達91%的目標。
《實施意見》還明確了到2035年,力爭制訂青海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5個、研制國家標準物質12個、引導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店)1000家、建設滿足資源保護和高原產業等需求的國家計量測試中心2—3個的目標。
《實施意見》從強化計量基礎建設、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強化計量技術應用、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強化計量監督管理、提升計量監管能力3個方面明確了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加快計量技術機構建設、加強計量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計量交流合作發展、搭建計量科技創新平臺等14項具體任務。
其中,強化計量基礎建設,提升技術支撐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提出:
完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強化量值傳遞體系的基礎保障,根據強制檢定需要,建立眼壓計、
聲級計、純音聽力計、阻抗聽力計、糖量計、體溫計、原棉水分測定儀、電容法和電阻法谷物水分測定儀、谷物容重器、乳汁計、醫用活度計、鐵路計量罐(車)12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堅持節約資源、避免重復建設,科學規劃全省量值溯源體系,市州建立機動車測速儀、體溫計、驗光儀器、醫用診斷X射線設備、心腦電測量儀器、水表、電能表、燃氣表、加氣機、出租汽車計價器等強制檢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縣區建立衡器、壓力表(計)、血壓表(計)、體溫計等強制檢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有條件的縣區根據區域發展需要建立加油機、水表、燃氣表等強制檢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充分發揮社會各方計量資源優勢,建立非強制檢定計量標準。引導企業加強計量體系建設,建立完善與其科研、生產、經營相適應的計量管理制度和內部保障體系,努力形成全省層次分明、鏈條清晰的計量溯源體系。
加快計量技術機構建設。聚焦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和民生需求,以資源、能源、高原等領域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全省各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各行業專業計量技術機構、社會第三方計量技術機構資源優勢,搭建產業計量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計量技術機構創新、協同、互補發展,建立滿足生態環境監測、高原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計量需求的測試中心、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鹽湖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加強計量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依托計量課題研究、重點項目建設平臺,加大計量科研帶頭人培養力度。充分運用全省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打造全省計量科技創新團隊。開展計量專業技術人才提升行動,充分運用國家計量公共教育資源,借助國家計量網絡培訓平臺,落實階梯式計量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計劃,以省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為依托,加強全省計量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鼓勵計量技術機構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崗位設置,探索建立首席計量師、首席工程師等聘任制度,為培養計量人才隊伍搭建平臺,為精準施“測”奠定人才基礎。
推動計量交流合作發展。圍繞蘭西城市群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重點任務,加強同中國計量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西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建立計量共商協作、科技創新合作、技術交流機制。充分發揮對口支援省份發展優勢,主動爭取對口省市計量技術指導幫扶、項目援建等支持力度,推動全省計量協調發展。
開展數字化運用及高原計量檢測研究。開展計量數據共享技術研究,推動計量產業鏈條數據的融合共享。鼓勵支持全省有條件的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智能計量檢測管理系統,推廣設備自動化、數字化運用,提升計量質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針對青海高原復雜環境計量需求,開展高原計量檢測技術研究,著力解決精準測量難題。
搭建計量科技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各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等計量優勢資源力量,鼓勵支持全省各行業計量科技人員開展計量科技創新,構建質量技術基礎、知識產權等融合發展的計量科技服務體系。
《實施意見》還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狠抓工作落實等方面提出了具體保障措施,為確保各項目標順利實現、各項任務全面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意見》的出臺,標志著青海省計量事業發展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對于開啟全省計量事業新征程、提升服務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目標導向、任務導向、政策導向,必將推動全省計量事業高質量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