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項目交流會將于廈門盛大開幕
2024年11月15日 15:48:26來源:儀表網閱讀量:5395
在全球能源轉型和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大背景下,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4年12月13日至16日,在福建廈門將舉辦“2024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項目交流會”。此次盛會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一處的大力支持。
當前,全球能源結構正經歷深刻變革,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斷增加,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費的優化成為各國能源政策的重點。在此背景下,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創新技術將成為滿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正積極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中國在“十四五”期間將加大力度發展清潔能源,預計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20%左右。這一政策導向為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為了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加強產學研用的深度合作,2024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學術會議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項目交流會應運而生,旨在打造一個集學術研討、技術交流、產業合作于一體的交流平臺。
會議得到了廈門大學能源學院、航空航天學院、物理學院、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嘉庚創新實驗室(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能源、化學化工、材料、航空)、化學化工學院等機構的大力支持。這些機構將在會議中展示其在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創新。
本次會議不僅是一個學術交流的盛會,更是一個技術創新和產業合作的平臺。會議將匯聚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及企業家,共同探討和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通過這次會議,我們期望能夠促進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學科發展,展示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進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促進產業技術創新和市場應用,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公眾對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重要性的認識,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學術論文匯報分會場將深入探討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多個關鍵議題,每個分會場都將聚焦于特定的研究方向,以促進深入的學術交流和技術討論。
基礎熱力學
基礎熱力學分會場將探討熱力學的基本原理、定律及其在現代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會議將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他們在熱力學理論、熱力學模型和熱力學分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議題包括:
1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最新解釋和應用
2熱力學在新能源系統設計中的應用
3熱力學理論在材料科學和工程中的進展
熱力系統循環
熱力系統循環分會場將集中討論各種熱力循環的效率、性能和優化。會議將涵蓋從傳統熱力循環到新型循環技術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蒸汽輪機循環、燃氣輪機循環和制冷循環。
議題包括:
1熱力循環的效率提升技術
2新型熱力循環系統的設計和分析
3熱力循環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
熱泵與制冷空調技術
熱泵與制冷空調技術分會場將討論熱泵和制冷空調系統的創新技術、能效提升和環境影響。會議將探討這些系統在建筑節能和工業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議題包括:
1熱泵技術的能效優化和應用
2制冷空調系統的創新設計
3環境友好型制冷劑的開發和應用
材料熱物性
材料熱物性分會場將聚焦于材料的熱物理性質,如熱導率、比熱容和熱膨脹系數等,以及這些性質如何影響材料在能源系統中的應用。
議題包括:
1新型能源材料的熱物性研究
2材料熱物性對能源效率的影響
3熱物性測試技術的最新進展
可再生能源、脫碳、儲能
可再生能源、脫碳、儲能分會場將探討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以及脫碳技術和儲能技術在實現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本次會議特別關注儲能技術的最新進展,包括電化學儲能、熱儲能和機械儲能(如壓縮空氣儲能)等。
議題包括:
1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最新進展
2脫碳策略和實踐
3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熱力系統動態特性、診斷與控制
熱力系統動態特性、診斷與控制分會場將討論熱力系統的穩定性、控制策略和故障診斷技術。會議將關注如何通過先進的控制和診斷技術提高熱力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
議題包括:
1熱力系統的動態建模和仿真
2熱力系統的先進控制技術
3熱力系統的故障診斷和健康管理
創新論壇
創新論壇將提供一個跨學科的平臺,聚焦工業應用和學科交叉,邀請來自院校、科研機構和工業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創新技術和應用。論壇將圍繞儲能技術(包括電化學儲能、熱儲能、機械儲能如壓縮空氣)等前沿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議題包括:
1跨學科合作在能源創新中的作用
2工業應用中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性
3學科交叉在解決能源挑戰中的應用
會議設置了四個基金匯報分會場,每個分會場都聚焦于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關鍵議題,以促進深入的學術交流和技術討論。
循環、系統與優化調控
循環、系統與優化調控分會場將深入探討熱力系統的循環特性、系統優化和性能調控。此分會場將分為兩個子議題,以確保全面覆蓋該領域的最新研究和技術進展。
1 循環與系統
探討熱力循環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發展,包括循環效率的提升和新型循環系統的開發。
分析熱力系統的設計和運行,以及如何通過系統集成提高整體能源效率。
2 性能調控與優化
討論熱力系統性能調控的策略和技術,包括先進的控制算法和優化方法。
分享性能優化的實際案例,探討如何實現熱力系統的最優化運行。
熱泵、制冷與工質熱物性
熱泵、制冷與工質熱物性分會場將分析熱泵與制冷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工質的熱物性與熱質傳遞。
1 熱泵與制冷
探討熱泵和制冷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高效熱泵系統的設計和運行。
分析熱泵和制冷系統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性能表現和優化策略。
2 工質熱物性與熱質傳遞
討論工質的熱物性對熱泵和制冷系統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工質選擇和混合提高系統效率。
分享熱質傳遞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熱傳導、對流和輻射的增強技術。
生物質熱解氣化
生物質熱解氣化分會場將探討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分為兩個子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1 生物質熱解氣化
探討生物質熱解氣化的基本過程和機理,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氣化效率。
分析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在能源生產和環境管理中的應用潛力。
2 生物質熱解氣化
討論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包括反應器設計和系統集成。
分享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業應用案例。
太陽能、風能、氫能、儲能與清潔燃料
太陽能、風能、氫能、儲能與清潔燃料分會場將聚焦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包括氫能、太陽能、風能以及儲能技術。
1 氫能與儲能
探討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的潛力和挑戰,包括氫的生產、儲存和應用。
分析儲能技術的最新進展,包括電池技術、熱儲能和機械儲能系統。
2 太陽能、風能與清潔燃料
討論太陽能和風能技術的最新發展,包括高效轉換和能源管理。
分享清潔燃料技術的研究進展,包括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的開發。
作為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的會議,本次會議將確保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為與會者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同時,預計將有1500名左右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參會,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與頂尖人才交流合作的平臺,也為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此外,會議還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機會,包括特色展臺、企業技術專題報告、自主對話、會議手冊廣告、歡迎晚宴贊助、獎項贊助、會議用品贊助等,幫助企業全方位展現自身的技術創新優勢和核心價值。企業可以與科研團隊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動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應用,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多方共贏。
隨著會議的臨近,我們期待與您在廈門相聚,共同見證和參與這場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領域的學術盛宴。

掃一掃官方微信二維碼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專業資訊

掃一掃儀表APP二維碼
儀表站APP 讓生意更簡單
@儀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