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導納料位開關SA100-146-S18-I;料位計簡稱料位計,有保護極和總長度之分,是基于射頻電容技術:將無線電頻施加在探頭上,對周圍的環境進行連續分析,由于所有介質的介電常數和導電性均不同于空氣,當探頭接觸到介質時所引起的微小電容量的變化被電路檢測并轉換成開關信號輸出。其*的抗粘附電路只對物位改變引起的電容量的變化產生反應,從而消除了由于物料堆積產生的信號。射頻導納料位開關SA100-146-S18-I;料位計 產品詳情射頻導納料位開關SA100-146-S18-I;料位計采用導納測量方法,將阻抗和容抗信息綜合處理,克服了在傳感元件上掛料所造成的測量誤差,提了測量精度和可靠性。可廣泛應用于電廠、石油、冶金、化工、醫藥、食品、造紙等行業的料位(界面)控制。射頻導納料位開關SA100-146-S18-I;料位計具有射頻導納*的防掛料技術,可以檢測料位報警,低料位報警,可用于測量導電及不導電物體。常用有型、重型探頭型、耐溫用陶瓷探頭型、堵料開關、堵煤開關等等。射頻導納料位開關技術與電容式技術重要的區別在于測量量的多樣化和三電極技術。射頻導納測量量的多樣化在于不止是測電容量,還有電阻和電感量,是測量更加準確。三電極技術包括電子單元和傳感器,在測量電極和地極之間加入屏蔽電極,將測量電極保護起來,不受掛料影響. 特 性 l 校準簡單快捷、安裝方便、外形美觀l 產品性能穩定l 防粘附(掛料)l 各種型號通用性強,適用性廣泛l 可與PLC可編程控制器或DCS集散控制系統配套使用,實現工藝流程的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射頻導納物位控制器快速校準方法:1、 將探頭和表頭按正確方法連接好,接上電源。注意電源電壓是否正確。預熱3分鐘。2、 僅表面板上的3個電位器可調范圍在8點鐘到4點鐘范圍,不能360度旋轉,否則損壞電位器。綠燈代表正常狀態,紅燈代表報警狀態。3、 電位器F——代表細調(簡稱F);電位器C——代表粗調(簡稱C);電位器DLY——代表延時輸出(簡稱DLY);延時時間0——30秒,可任意設置或關閉。4、 一般情況,將失電保護(FALL SAFE)插片放在L的位置上。5、 將F放在12點鐘的位置上,調節C,在10——2點鐘位置左右打到臨界點(先順時針綠燈翻轉到紅燈,再逆時針紅燈翻轉到綠燈的位置),此位置稱為監界點。如果通電后已經是紅燈,則逆時針調節C,當紅燈變為綠燈時,即為臨界點。6、 再順時針調節F,找到一個更加精確的臨界點。此時應顯示綠燈狀態。7、 (a)如果是應用于粉灰系統,則把F從臨界點位逆時針旋轉20度左右即可。RF881G型射頻導納物位控制器是目前物位控制器跨世紀的前衛替代產品,在歐美國家和日本已被廣泛應用,國內的用戶也在用它替換舊的產品。它可以檢測所有物料而不受物料的密度、顆粒大小、化學成分、沉積粘度和導電特性等參數變化的影響。廣泛地應用于液體、粉體、漿體、固體等多種物料的控制。(b)如果是應用于輸煤系統,則把C從臨界點位順時針旋轉10度左右即可(供電電壓220VAC,安裝接口NPT3/4",探頭1000mm) 電子單元主要由振蕩器、電橋、解調器、放大器、繼電器等部分組成。特點:無論是顆粒狀的物料、粘稠物料,還是混合介質,均可測量。工作原理 射頻導納物位控制器,料位控制器,料位計射頻導納.控制器是利用頻電橋原理工作的。*,所有物質的電特性與空氣電特性多少都有些差別,當探頭浸入物料時,探測極棒與容器壁之間的電導率和電納率產生很大的變化,利用這些變化來檢測探頭周圍是否有空氣或者物料存在。控制器由電子電路和探頭兩部分組成。電子線路包括頻振蕩器,檢測電路,輸出電路,探頭由測極棒和保護套構成,極棒與保護套之間,以及它們與接地容器之間都互相絕緣,由頻振蕩器提供穩定的射頻電壓,通過電橋加到探測極棒上,當物料觸及到探測極棒時,電橋輸出不平衡電壓,經解調器,放大器處